傳統工藝-油紙傘
油紙傘是源於中國的紙製或布製傘,亦傳至亞洲各地如日本、朝鮮、越南、臺灣、琉球、泰國、寮國等地,並在各地發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油紙傘。隨著大陸客家人遷移至臺灣定居,也令中式油紙傘在台灣生根發展。油紙傘除了是擋陽遮雨的日常用品外,也是嫁娶婚俗禮儀不可或缺的物品,中國傳統婚禮上,新娘出嫁下轎時,媒婆會用紅色油紙傘遮著新娘以作避邪。日本傳統婚禮上,新娘也會被紅色油紙傘遮著。琉球古代婚禮上也有用到油紙傘。老人喜好象徵長壽的紫色傘,送葬時則要用白色傘。日本傳統舞蹈也會以油紙傘作道具,茶道表演時有的要用「番傘」。
1.位序主從-
傘面的花圍繞著軸心,朝向書寫文字,而書寫文字也以扇狀圍繞著軸心,並與下方的油桐花形成某種視覺上的平衡。
2.陰陽調和-
以透明與色彩呈現出視覺調和作用
3.氣韻生動-
植物與動物間的遊歷玩耍呈現出生氣蓬勃之氣
4.布局成勢-
利用紙傘的圓弧形,成就無字編排的善行,並與圖騰構成平衡狀態
5.文化符碼-
這傘上有各式的花種,代表富貴吉祥,百花齊放的意思。因「紙」與「子」諧音,客家女性以兩把紙傘為嫁妝,象徵「早生貴子」及「多子多孫」,所以亦代表著百子千孫的意思。
傳統繪畫-元趙孟頫調良圖
1.位序主從-
人物以線描爲主,馬匹造型生動、秀麗,工細著色
2.陰陽調和-
圉人著力於前方,欲使馬從行,似有進取之意,但馬卻低頭吃草,消極抵抗。使畫面看上去極為調和
3.氣韻生動-
圖中所畫的一匹馬和一個牽馬的人原本是靜止的,然而卻因大風的襲來增加了畫面動感。大風將馬鬃、馬尾吹飛,而馬依然穩穩地站立,低頭凝視的從容之態,體型圓渾飽滿、富貴雍容的氣質,張揚出一派富貴大氣的精神。一邊的人物,長衫的下擺也被風吹起,他一邊揚起右手用衣袖遮住顔面,一邊回轉身子看馬的動態,表現出與衆不同的清逸之態。
4.布局成勢-
運用了對比的手法。人物以線描爲主,且用線精良,幹淨利落;馬匹造型生動、秀麗,工細著色,更見精微刻畫。整個畫面體現出趙孟頫既豪放又細膩、能造境擅攝情的高超造詣。
5.文化符碼-
馬與人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,更重要的是人們通過養馬、用馬、畫馬,了解馬的品性,進而以馬的品性來寓意人的精神。
傳統建築-彰化孔廟
彰化孔子廟為一級古蹟,現座落於彰化縣彰化市永福里孔門路30號。與一般孔廟相同,其大門平時深鎖,僅九月二十八日祭孔時會開啟,其他時間需由民生路側門出入。
1.位序從主-
孔子廟早期的格局,中央為大成,兩側設東西廡;前為甬道、戟門,東有義路,西設禮門,再前為櫺星門;後設崇聖祠,右立明倫堂,堂後為學廨。規模之宏大,遠勝於臺灣府學的臺南孔子廟,但因縣學不得仿照府學建四合院,所以東西廡改為獨立式建築與門及後殿不相連通,成為建築上的一大特色。
2.陰陽調和-
自然環境制式化的象徵,戟門屋脊上方有一對「龍頭魚尾」造型的動物,稱為「螭吻」,為龍生九子之一,其性好吐水,置於屋頂上,有避火災的意涵。
3.氣韻生動-
廟宇的屋頂四面皆有屋瓦的斜坡,而左右兩側的屋瓦,於山牆的一半處,舖設屋瓦,為「重簷歇山式」的建築之美。
4.布局成勢-
<主客原則> 布局成勢重視倫理尊卑,講求中軸對稱,強調左右對稱,大成殿前有一平台,稱為月台,為祭孔時神聖的空間。正殿月台前有一斜面花崗石,其上刻有雲龍,稱為「御路」。昔時祭孔時,文武官員從御路旁石階,登上大成殿祭孔,以表現其地位重要。
5.文化符碼-
上方置有六個筒狀的通天筒,象徵孔子其德配天地,道貫古今。當時孔廟已有此六根通天筒,代表「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」六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