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導教授:楊裕富 博士
學生:柯亞廷
學號:B10333318
系級:四建築二A
一、巴黎聖母院
數值比例 : 外觀是 利用圓和線做黃金分割。
幾何系列 : 建築物以中間垂直軸為對稱軸,做左右對稱。
幾何構圖 : 以一大半圓外切外圍牆面,柱子的排列採等比例,相當整齊。
時間系列 : 建築物從 左右到中間以漸層的形式呈現, 左右棟建築為方塔,中間為尖塔並為最高。
文化符碼 : 巴黎聖母院的外圍附有石像鬼雕刻,祂來自聖經裡的故事,被用來警告人們世界末日將近,他們要盡多去教堂。 此外它們被用來保證邪惡被避在教堂外面。
二、萬神殿
數值比例:
萬神廟的穹頂穹頂內部還做了五層凹格,凹格的面積逐層縮小,但是數量相同,因此更加襯托出穹頂的巨大,給人一種向上的感覺。
幾何系列:
萬神殿是希臘廟宇和羅馬圓形建築物的結合。萬神廟的外觀結構圖主體呈圓形,頂部覆蓋了一個穹頂。圓形的建築體形成對稱原則。
構圖術:
萬神殿的外觀門廊是八根一排的花崗石圓柱,配以三角頂。門廊後是長方形的山牆,然後便是萬神殿的圓形穹頂,神殿內猶如進入球體的中心點,大廳的穹頂是半個球體在屋頂,將其曲線沿圓周向下延伸,則構成另外半個球體。整個球體無任何支撐,渾然一體。
時間系列:
在主體的圓形柱列產生的視覺韻律感。
文化符碼:
柱式與神話(守護神) 羅馬萬神殿有其特殊之內涵及想傳達之意念。第一就是羅馬人之宇宙觀,一座萬神殿可以說是眾神之鄉-天堂之象徵,而表現在建築內即是將宇宙之神置於圓形牆壁之周邊。中間也是萬神廟唯一的採光點,光線會隨著太陽位置的移動而改變角度,給予人一種神聖莊嚴的感覺。照在不同之神像上面,強調了他們之存在。在入口門廊有奧古斯都之神像,廟內有神格化之凱撒,而哈德連則位於圓廳內執掌大法。這時候羅馬帝國成了一個宇宙之縮影。萬神廟就好像是一個政治之櫥窗。
三、米隆-擲鐵餅者
數值比例:運用了黃金比例去計算各種角度及人體尺度尺寸,雕塑讚美了人體的美和運動所飽含的生命力。
幾何系列: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,因此右腿成了使整個雕像身體自由屈伸和旋轉的軸心,同時又保持了雕像的穩定性。擲鐵餅者張開的雙臂象一張拉滿弦的弓,帶動了身體的彎曲,呈現出不穩定狀態,但高舉的鐵餅又把人體全部的運動統一了起來,使人們又體會到了暫時的平衡。
幾何構圖:不對稱的三角構圖,雕像以動態的動作呈現雕塑作品,讓一座雕像作品彷彿有了生命力。
時間系列:雕塑選擇的鐵餅擺回到最高點、即將拋出的一剎那,有著強烈的“引而不發”的吸引力。雖然是一件靜止的雕塑,但藝術家把握住了從一種狀態轉換到另一種狀態的關鍵環節,達到了使觀眾心理上獲得“運動感”的效果,加入了時間的要素,讓雕像作品看起來是在做一個連續性的動作。
文化符碼:把人體的和諧、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達得淋漓盡致,體現了古希臘的藝術家們不僅在藝術技巧上,同時也在藝術思想和表現力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。這尊雕像被認為是“空間中凝固的永恒”,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體育運動的最佳標誌。